实施成效


1. 岗课赛证有效融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对接智能硬件开发工作岗位重构教学内容,深入企业生产线开展教学,校企双师同堂授课,这些措施的有力实施,让学生的获取的知识、技能更适合岗位需求;融合传感网开发和智能硬件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学生实践技能更加规范标准,拓展任务引入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等全国大学生技能竞赛内容,学生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岗课赛证融合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大幅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2. 课程思政隐性融入,课程育人成效显性呈现

通过系统规划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统筹三大产业规划项目内容,将国家的新发展理念融入具体任务实施,国计民生思想贯穿整门课程、弥漫到每次课堂实施。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结课后既具备传感器的应用能力,又具有家国情怀,树立了专业自信。课后学生跟企业工程师探讨交流,仍不断改进传感检测系统的功能,提高可靠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入脑入心,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团队教师、企业工程师、社会机构联合授课,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学生科技报国,服务民生意识显著增强。

3. 案例示范辐射更广,师生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学生通过支教、科技志愿者活动将所学技能应用到社会;团队通过师资培训等平台分享案例经验,辐射带动全国同类课程建设。案例建设期内不断优化改进,育人成效显著,在CETV、新华网、华龙网和各类教师培训中展示,案例负责人在第一届全国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上进行了现场示范教学,引领全国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目前课程团队已收到2024年全国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活动的邀请,会上将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分享,并进行相关教学展示。

此外,案例建设期间,团队教师在本学院、本校、重庆市以至全国各地开展课程建设相关培训20余场次,指导职业院校教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10余次,真正发挥了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案例实施成效与示范推广




地址:重庆大学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